水上婚嫁是水乡斗门特有的民俗。
城市印记
斗门,沙田水乡,曾是疍家人的集聚地。疍家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长期在水上生活,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而“斗门水上婚嫁”正是源于疍家人对歌成亲的习俗。以船接亲,以歌祝福,将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进行了完美融合,被视为岭南水乡的民俗文化瑰宝。作为珠海首个“国字号”非遗项目,如今,这项古老的传统风俗和现代文明相映成趣,谱写了当地人民美好的生活新篇章。
曾经围海造田,滩涂变沃野,疍家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如今,城市化发展吞噬安静小镇,疍民上岸逐渐转型,一段古老的文化濒临消失。
花船悠悠,歌声回荡,但在水上人聚集的斗门,疍家习俗正在重现勃勃生机。
灯笼沙重拾迎亲梦,黄杨河绘就激荡蓝图,南澳村再谱富民新篇,斗门水上婚嫁每一条的传承路,就是一首当地人追逐梦想的赞歌。
失传
他们曾世代以船为家,居无定所,漂流水上,捕鱼为生,是一个特殊的居民群体;他们曾在江河里谋生,生活十分艰苦,渴望能洗脚上岸,过着安定自由的生活。
他们就是斗门水上人,俗称“疍家佬”。水上人历史悠久,疍家文化扎根斗门超过400年,虽然疍家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长期在水上生活使得他们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文化习俗。
“水流柴枝随水漂,冚篷艇仔八方摇,有幸上得岸上住,风过茅寮似吹箫。”郭幸福哼着咸水歌,歌声传遍水乡两岸。他原本是斗门区莲洲镇横山村一位普通村民,现在有个身份是非遗传承人,他惋惜的是代代人吟唱的咸水歌,如今已经不再成为疍家人的“流行歌曲”。
传统习俗没落失传的不仅仅是咸水歌,以疍家婚俗为例,“文革”前水上人家还很流行的婚俗,但之后,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水上婚嫁,这项融合了广府文化、又渗透了客家文化的特色水乡风俗民情,被誉为疍家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灵魂精髓,消失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年轻人更是无从学起。
灯笼沙拾起
只有少数几个老人会哼歌了,水上人都上岸了,村民结婚不用花船了,那些繁复多样的婚嫁过程,却没有每一个人能完整说出来。现任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告诉记者,这些传统习俗再不捡起来,就真的失传了。
面临一度没落失传的文化,在国家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后,斗门区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重拾濒临消失的疍家文化,传承之路迎来曙光。
而对于沈俊校来说,他直接参与负责此事,前期做了大量繁琐的工作。先是对全区情况进行普查,从70多个非遗线索中筛选出水上婚嫁,然后通过村民口述、历史记载、图片资料等形式,进一步挖掘整理,“花船迎亲”、“问般太公”、“敬拜海龙王”等13个繁复多样的过程被重新呈现。而作为民间婚俗,2007年11月成功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 0 8年6月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功入选国家非遗,并不意味着今后文化传承一路坦途,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甚至外地人认同疍家文化,考量当地文化部门的决心。
“水上婚嫁我们想到搞集体婚礼,最早是给参加的一对新人奖2万块。”沈俊校告诉记者,首个婚礼地址就选在白蕉镇灯笼沙,这里住着的都是曾经的水上人,而集体婚嫁也按照原汁原味的水上婚嫁仪式进行,包括香闺待嫁、花船水上迎亲、祭龙王、民歌对唱、接新娘、跨火盆、拜高堂等内容。
鞭炮齐鸣,一艘艘花船缓缓驶进码头,媒婆举起红雨伞把新娘送上岸,新娘手持一面镜子和一把扇子贴在胸口,在新郎搀扶下优雅地跨过火盆……
陈伟杰和他妻子是首个报名参加水上婚嫁的新人,至今仍记得9年前那份美好记忆。“我给了爱妻一个永远难忘的婚礼。”
移师黄杨河
传承之路重拾梦想,而彼时,斗门打造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却把梦想照进了现实。
低碳、智慧、生态、滨水、宜居生态新城。随着斗门城市建设提速,“一河两岸”综合开发深入推进,十里滨水长廊画卷徐徐展开,一座创新开放之城正向世人发出邀请。
而将“斗门水上婚嫁”移师激荡的黄杨河,游行的距离将比往年更长,可一览“一河两岸”风光,便于更多市民观赏,也让更多外地新人参与并熟知传统习俗,让更多外地人融入本土文化。
来自江西的姜小姐讲述了一段难忘的经历。2014年老公在斗门工作,趁国庆假期两人想体验一番本地习俗,她和爱人报名参与了水上婚嫁,本来是带着玩耍的心态,连父母都未通知,但身处现场,却被这项传统文化所震撼。
花船鱼贯而出,咸水歌声悠扬,新娘们在船上进行“祭龙王”仪式,伴随着鞭炮声,一艘艘花船行驶在黄杨河的碧波上,整个迎亲水域长约1000米,两岸聚集了上万名市民驻足观看,为新人送去祝福。
“那一刻,我俩重新认识了婚姻的重要意义。”姜小姐幸福地说。
南澳村振兴
风光旖旎的珠海白蕉南澳村,远山如黛,花开四季,祖祖辈辈梦想上岸过安定的生活变成了现实。
沿岸村庄临水而建,乡村的河边上,不时传来一阵阵古老的沙田民歌,一对对新人身着中国传统服饰,坐在摇摇晃晃的木船上,体验珠海最古老最有民俗风味的“斗门水上婚嫁”,周围满是游客们的真诚祝福。
在不同地点成功举办多届后,斗门水上婚嫁已成为珠海响当当的文化品牌,而正当这项传统习俗传承之路焕发勃勃生机时,举办地又一次回到梦的起点,有着浓郁水乡特色的农村,这一次,她毅然和乡村振兴战略走在了一起,誓要充分挖掘疍家文化、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提升旅游价值与文化价值,形成文化旅游的整体风格,让农村美起来,让村民富起来。
事实上,这个位于白蕉镇北部的村庄,交通并不便利,但通过非遗文化表演,以及组织具有特色的疍家文化活动,去年五一假期3天吸引了近4万人到访观光,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产业融合,是斗门区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探索。在斗门区文化馆馆长沈俊校眼中,水上婚嫁已是当地响当当的品牌,但要进一步唤醒沉睡的疍家文化旅游资源,还可以创建疍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在硬性条件上,斗门已经有水上婚嫁、装泥鱼两项国家级非遗,疍家文化沉淀丰厚;其次,作为沙田水乡,生活在斗门区的疍家人预计超过15万,人口众多,具有代表性,有较为完整的原生态保护,也让斗门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