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四十年 婚嫁变迁见证时代巨变

 编者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话生动地诠释了我们党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回望改革开放40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改革开放最本原的初心,也是永州百姓幸福感与获得感的源泉。从今天起,今日永州、永州新闻网同步推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策划报道——《我们的新时代》。让我们把镜头对准生活在永州的老百姓,从他们身边的点滴变化来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伟大成就。

 

【我们的新时代】芳华四十年 从老三件到婚礼单 婚嫁变迁见证时代巨变

  

\
唐翠云和吴怪杰夫妇拿出八十年代的结婚证对记者诉说当年故事

\
夫妇二人的结婚证

  永州新闻网讯(记者 欧宇馨)“改革开放40年,我们身边的变化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和丈夫白手起家,从只有20平片石房,发展到三居室楼房。那时候我们想买辆自行车都不容易,现在孩子们汽车都有了。我们要感谢伟大的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华美乐章。”

  在冷水滩区珍珠路通化街社区,有一对幸福的夫妇——唐翠云和吴怪杰。1984年结婚至今,亲历了自己和80后这一代人婚礼,峥嵘岁月,瞬息万变。

  “我们出生的年代,物资比较紧缺,也就不兴起送定情信物了。”一旁,老伴儿吴怪杰忆起过往,脸上透着幸福。唐翠云接过话茬儿:“那时候介绍人说小伙子人很好,字写得挺好的,我打开他的工作记录簿一瞧,果真刚正,字字见功力,想必人如其字。所以,就答应了。”回忆起过往唐翠云还有些羞涩。

  就这样,情投意合的唐翠云和吴怪杰定了亲。第一次见公婆的情景,唐翠云记忆犹新。“婆婆给的见面礼是一件手工裁缝的绿色呢子大衣,”但唐翠云的心里很暖。因为,当时吴怪杰在收容遣送站工作,每月工资只有33元,要养活6个兄弟姐妹,经济十分拮据。 

\
珍藏多年的“嫁妆”:印着“囍”字样的红色箱子和一个木制箱子

\
红梅牌缝纫机虽然在当年不是最贵的 但却历久弥新

  1984年4月,俩人在当时的家乡冷水滩镇结婚了,那时是改革开放之初,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当时每个结婚的新娘最羡慕的嫁妆。这经典的结婚“三大件”,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美好回忆。“我俩存钱结婚,虽然生活条件有所好转,但对结婚‘三大件’还是望而却步,最好的缝纫机是燕牌要127元,太贵了舍不得买。”一个印着“囍”字样的红色箱子和一个木制箱子,还有一台红梅牌缝纫机,就是唐翠云的“嫁妆”。

\
置办婚礼好朋友送的小灯饰 搬了几次家至今还存放在卧室

  结婚当天,唐翠云和吴怪杰在收容遣送站举行“大会结婚”,亲戚同事每人出5元钱集资举办婚礼,在单位食堂招待了七八桌客人,叔叔大爷们随礼2元,直系亲属5元钱算比较多的,旁系的送一些小灯饰或小镜子。没有婚车、没有首饰、没有山盟海誓,全家人一起吃顿饭就算办了喜事。“当时婚纱照也算是比较新潮的了,照片是全手工绘制的彩色照,老伴儿他不愿意花这么多钱去照,但多年后回想起来,这就是我们芬芳的年华,还是狠下心照了两张。”唐翠云说。

\
夫妇二人家中摆着当年全手工绘制的彩色婚纱照 留住芬芳年华

  “那时候,爱情单纯、结婚简单,俩人都一个心思,就是想着把日子往前过。”婚后,他们住在老家的20平的片石建的房里,迎接了儿子的出生。1988年开始,城镇经济逐渐活跃起来,待遇也上了一个台阶。作为双职工,他们分了一套60平方米的两居室,一家人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家。

  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祖国大地到处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就在今年,他们俩的儿子也迎来了人生大事。

  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让结婚的花销水涨船高。她发现,现在的婚礼跟当初自己那时又不同了——八十年代,有自行车就很有面子了,现在都是一水儿的婚车;婚礼样式有中有西,小两口儿都快挑花了眼;我们结婚时连张像样的照片都几乎没有,儿子结婚时都靠摄像机录像,还有很多人举着手机拍,拍得比相机还好……饭店举办婚宴形式丰富新颖,高朋满座,热闹非凡。唐翠云感慨:“比起当初我们的婚礼,那可真是天壤之别!这样的变化,无疑是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

  芳华已逝,40年峥嵘岁月婚礼的变迁,不变的是人们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现在我们退休了,也该享受一下新时代的好日子了,坐飞机、乘渡轮,环游世界、领略山山水水,追求属于我们自己的浪漫生活。”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