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于10月22日(星期二)上午10时在国家应急指挥总部新闻发布厅举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介绍近期重点工作情况。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主持,人事司司长宋汝冰、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救灾司司长陈胜、安全生产监察专员边卫华出席,并答记者问。
图片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 申展利: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应急管理部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解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介绍近期森林草原防灭火、救灾救助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有关情况。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应急管理部人事司司长宋汝冰先生、监测防火司司长杨旭东先生、救灾司司长陈胜先生、安全生产监察专员边卫华先生。
申展利:
首先,我向大家通报前三季度全国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
一、全国安全生产形势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一是事故总量持续下降,前三季度全国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4402起、死亡13412人,同比分别下降24.5%、18.4%,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30个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重点行业领域中,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建筑业、工贸、烟花爆竹、道路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等9个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二是重特大事故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发生重特大事故6起、死亡110人,同比分别下降53.8%和54.5%。
尽管当前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部分地区和行业领域发生典型涉险事故,特别是交通运输、渔业船舶、危化品储存和运输、文旅领域一些苗头性风险需引起高度警惕。四季度历来是生产经营旺季,也是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期,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力抓好安全防范工作。
二、全国自然灾害形势
近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成员单位,对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前三季度,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雹、台风、低温冷冻和雪灾为主,干旱、地震、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8402.7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失踪836人,紧急转移安置334.7万人次;倒塌房屋5万间,损坏房屋63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9048.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232亿元。
前三季度全国自然灾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灾害时空分布差异明显,灾情呈现“南重北轻”态势。从时间分布看,“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灾害损失较重,因灾死亡失踪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占前三季度的38%和32%。从地域分布看,南方灾情重于北方,湖南、广东、陕西、四川、福建、海南等地受灾较重。二是降雨极端性强,洪涝和地质灾害突发多发。前三季度,全国平均降水量633.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0.5%。全国共发生36次区域暴雨过程,多地降雨持续时间长、落区重叠、局地降雨突破极值,引发了洪涝和地质灾害。三是台风生成时间偏晚,秋台风严重影响华南华东地区。9月上旬的超强台风“摩羯”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秋季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造成海南、广东、广西、云南4省(区)273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4人,紧急转移安置45.9万人。四是南北方阶段性干旱交替发生,川渝和长江中游地区出现旱情。7月随着雨带北抬,华北南部、黄淮和西北东部大部分地区旱情逐渐缓解,局部地区出现旱涝急转。8月以来,受高温少雨影响,川渝和长江中游等地旱情发展,截至9月底,已造成476.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35.2千公顷。
当前,全国各地进入秋冬森林草原防火季,一些地区风雹、洪涝和地质灾害等存在较高风险,必须毫不松懈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位记者朋友,以上是向大家通报的有关情况。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提问前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图片
法治日报记者: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引起广泛关注,能否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总体考虑?谢谢!
图片
应急管理部人事司司长 宋汝冰:
谢谢你的提问。基层安,则国家安。基层处于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最前沿、第一线,是防止“小险变大险、小灾变大灾”的关键环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做实做到位,各种风险隐患才能发现得早、处置得快、解决得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基层一线作为公共安全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各有关部门持续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看,我国应急管理体制还处于深化改革过程中,基层基础仍较薄弱,存在体制机制不够健全、资源力量不够整合、能力素质不够适应、事前预防不够到位、支撑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出台了《意见》。《意见》明确了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和制度安排,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补齐基层应急管理短板弱项,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体现了“四个结合”:一是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既聚焦基层应急管理在事前预防、应急处置、资源力量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着力解决当前突出问题,又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打基础、利长远的角度,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二是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又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总结各地实践探索积累的宝贵经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措施。三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对各地既有统一规范要求,又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为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创新留出政策空间。四是坚持资源统筹和为基层减负相结合。针对有的地方县级应急管理有关工作职责和资源力量还比较分散的实际,提出强化资源统筹、县乡一体、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和应急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综合管理的要求。同时,贯彻落实党中央为基层减负的要求,提出明确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及消防基本和配合履职事项,并相应下沉工作力量和资源,推动上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在人才、科技、装备、专业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给予乡镇(街道)支持。谢谢!
图片
总台央视新闻频道记者:
今年暴雨洪涝灾害和台风对我国影响较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请问目前受灾地区救灾进展如何,后续灾区恢复重建还有什么安排?
图片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 陈胜: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自然灾害形势刚才展利同志做了通报,的确比较复杂严峻,救灾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会同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响应启动多。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救灾响应启动条件进行了优化。面对严重灾情,我们坚持关口前移,主动研判,提早响应。今年以来,已经启动了救灾响应23次,为近十年来最多。特别是针对湖南启动了二级响应,针对广东先后启动4次响应,启动响应以后对高效有序组织救灾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资金支持大。我们认真总结去年主汛期救灾资金预拨做法,各地反映很好。进一步建立健全救灾资金快速预拨机制,今年预拨效率大大提高,预拨比例超过8成。同时,加快资金的清算进度,目前主要受灾省份灾情核查评估工作已陆续完成,估计10月底前后可基本完成救灾资金清算。三是工作举措实。充分发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统筹协调作用,加强灾情通报和工作统筹,针对受灾程度深、救灾任务重、重建难度大的湖南平江、资兴和辽宁建昌、吉林临江这些重灾市县,组派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工作组,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赴灾区实地查看灾情,带着政策对接指导,带着实招支持帮助,形成了部门合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目前,各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救灾救助高效推进。以辽宁建昌为例,8月24日灾区抢险救援工作结束后,迅速转入灾后重建,水毁学校仅用1周时间就完成了修缮、清淤、消杀、安全鉴定等工作,确保了9月1日如期开学;4295户需重建的倒损住房目前已完成重建3839户,其余预计将于10月底前全部完成,可以保证受灾群众入冬前能够有新房住。下一步,灾区恢复重建任务依然艰巨繁重,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帮助灾区加强灾后重建项目谋划,充分做好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大市政设施、道路交通、水利工程、灾毁农田等方面灾后重建资金支持力度;全力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坚决防止因灾致贫返贫。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灾区一定能早日重建美好家园!谢谢!
图片
总台央广中国之声记者:
当前已经进入森林草原防火期,今年的秋冬防灭火形势怎么样?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呢?
图片
应急管理部监测防火司司长 杨旭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当前,受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交替影响,全球仍处于森林大火爆发期。美国、俄罗斯、智利、巴西接连发生严重森林火灾。特别是今年2月发生在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区的特大森林火灾,造成135人死亡。据国家森防指办公室秋冬季森林草原火险形势预测,今年秋季我国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华北华南多,华中西南少”,东北、华北、西北部分地区火险等级较高,东北局地火险等级高;华中南部、西南中南部的部分少雨区域和高温影响区域重合,火险等级高。冬季,华中、华东、华南、西南部分地区火险等级较高。同时,叠加今年前期洪涝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林下可燃物载量增多等不利情况,我国秋冬季的防灭火形势严峻而复杂。
对此,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突出预防在先,紧盯火源管控和人民防线两个重点,切实抓好秋冬季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第一,我们把严控火源作为首要任务。全面压实管控责任,用好网格化管理等手段,切实将责任落实到林区基层、山头地块、到户到人;严查严控野外火源,人防技防相结合,盯紧重点人群、重点部位,严格林区卡口的防火检查,坚决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同时,下足功夫筑牢人民防线,深入开展防火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依法严查严办火案,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引导群众改变危险的用火习惯。
第二,我们强化火灾全过程的应对处置。强化监测预警和会商研判,突出抓好东北、西南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高危区、高风险区的实时跟踪和多维监测,加强精准预警和短临速报,及时发布高火险信息,跟进抓好点对点的提醒。积极推动指挥、力量、装备“三靠前”,部署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重点林区靠前驻防,并提前调拨预置隔离带挖掘机、履带式森林消防车等大型装备,随时做好灭大火、连续灭火、跨区增援灭火准备。
第三,着力夯实森林草原防灭火的基层基础。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急需装备的投入力度,加强火灾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抓紧抢修因灾受损的防火道路设施,完善断电、断网、断路等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保障措施。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地方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政策、经费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健全各类队伍联防联训联战机制,强化优势互补、提升专业能力。谢谢!
图片
总台交通广播记者:
前三季度安全生产明查暗访工作进展如何,其中发现了哪些共性问题和重大隐患,如何推动有关地方和企业进行整改,接下来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工作是怎么安排的?
图片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监察专员 边卫华:
谢谢记者的提问。今年以来,22个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通过前三季度三个轮次的工作,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两次全覆盖明查暗访,我们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和严的氛围,坚持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要求,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确保了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从明查暗访情况看,22个国务院安委会综合检查组,共抽查检查企业单位2834家,发现问题隐患11243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256项,同时针对性筛选了78个重大事故隐患典型案例进行“解剖麻雀”穿透式调查研究,剖析深层次原因。综合分析,共性问题主要有:一是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自查流于形式,不积极、不主动;二是一些地区和部门推进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力度不足、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工作开展不扎实、问题隐患整改未形成闭环、个别重点专项工作成效有欠缺、监管执法“宽松软虚”等。
对此,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逐一向各省级安委会印发督促整改函,列出问题清单,要求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整改责任,并对典型问题立案查处、追责问责、公开曝光,严格执行“一案双罚”。在此基础上,把前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作为下次明查暗访工作的重点环节,强化调度盯办。截至目前,前三季度明查暗访反馈问题已完成整改10518项,整改率93.5%,重大事故隐患已完成整改235项,整改率92%。
按照安排,下一步将组织开展2024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以及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初步定于11月份进驻各地区。今年以来,广大媒体记者朋友参加了前三季度明查暗访,记录隐患场景、曝光典型问题,充分发挥了媒体监督作用,在此向各位媒体记者表示衷心感谢!接下来的考核巡查,我们将继续诚挚邀请媒体记者参与,也请大家多支持、多关注、多监督,共同推动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谢谢!
图片
凤凰卫视记者:
请问能否介绍一下新出台《意见》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基层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突出了哪些重点呢?谢谢!
宋汝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意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既是回望过去、对我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实践探索的科学总结,又是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的务实举措,更是着眼长远、对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意见》除引言以外,主要包括六个部分内容:第一至第五部分是重点任务和措施,共21条,从强化基层应急管理组织指挥、安全风险防范、应急救援队伍实战、应急处置、应急管理支撑保障等五大能力,作出针对性的部署安排。第六部分是强化组织实施,对抓好贯彻落实、明确细化责任、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等提出要求。概括起来,《意见》突出四个“注重”:
一是注重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是风雨来袭时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应急管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意见》明确提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完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各方资源力量统筹起来,把党员群众发动起来,确保基层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
二是注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方面,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意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两个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在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及时传达到户到人、转移避险、做好灾后救助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做好随时应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准备,切实做到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
三是注重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应急管理的基础在预防。救得再成功,不如不发生。要坚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意见》围绕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出强化智能监测预警、做实隐患排查治理、依法开展监督检查等措施,旨在指导基层除隐患、抓整治、“治未病”,在“防”上铆足劲,在平时下功夫,特别是紧盯基层末梢,眼睛向下、向下、再向下,做到风险隐患排查不留死角,整改落实不挂空挡。
四是注重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公共安全连着千家万户,人民群众既是安全治理的参与者、推动者,也是安全成果的享有者、受益者。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意见》倡导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鼓励群众发现报告风险隐患、开展科普宣传、支持社会应急力量发展、组织群众自救互救,旨在把人民群众广泛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社会安全共识、提升全民安全素养,推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局面。谢谢!
图片
海报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近日中蒙两国联合举办了边境森林草原火灾联防活动,请问我国的边境森林草原火灾防治形势如何?在推动相关国家共同应对方面有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杨旭东: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国陆地边境线长2.2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根据边境地区植被和可燃物分布,以及火灾发生的频率等综合情况分析,蒙古、俄罗斯、朝鲜、哈萨克斯坦、缅甸和越南是边境火重点关注的6个国家。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境外森林草原火灾多次威胁我国边境地区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有记录以来,我国因境外火烧入引发森林火灾163起,其中重特大森林火灾16起,引发草原火灾37起,其中重特大草原火灾6起。特别是近五年,我国受境外火威胁近500次,极大地增加了我国边境地区防灭火压力。
为加强边境地区森林草原火灾的防控,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编制印发了《边境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工作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系统推进边境地区森林草原火灾国际联防机制、基础设施、专业力量、风险监管、专题数据采集等5个方面的建设内容,构建较为完善的边境地区森林草原火灾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第二,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和蒙古、俄罗斯等国签订了联防协定,建立了森林草原防灭火会晤、联防联络、火情通报等合作机制,与其他国家也积极开展了边境联防商谈工作。今年9月,我们还和蒙古国成功举办了中蒙边境森林草原火灾联防活动,这个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重要工作:一是讨论通过了《中蒙森林草原火灾管理行动指南》,进一步夯实中蒙两国边境森林草原火灾联防联控基础,推动了防灭火联合响应行动规范化、高效化,提高了边境火灾的处置能力;二是首次举办中蒙森林草原火灾预防和消防救援技能培训,为两国的消防队员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增进了两国队员的友谊和了解。三是首次组织有蒙方参加的实战演练,进一步深化了中蒙边境地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合作,对落实中蒙边境森林草原火灾联合处置机制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同时,我国各边境地区的地方政府也与邻国的地方政府进行了积极交流合作,经常性开展会晤洽谈,对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森林草原防控工作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持续加强边境地区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我国每年建设边境森林草原防火隔离带7400多公里,这对防止外火入境、内火外延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监测预警、专业力量、物资装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提升实战能力。我的回答到此结束,谢谢!
图片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北方的受灾省份马上就要入冬了,请问今年冬春救助工作推进情况如何?后续有怎样的安排?谢谢!
陈胜:
谢谢记者提问。感谢您对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问题的关注。冬春救助是传递党和政府对受灾群众关心关怀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也是岁末年初关键时点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举措。今年以来,自然灾害多发,影响范围广、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较大损失。应急管理部把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作为一项硬任务,会同财政部提早印发了工作通知,并开发了申报系统,组织了政策培训,2024-2025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已全面启动。
目前,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基层村(社区)干部在广泛宣传救助政策的基础上,正在走村入户深入摸排,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工作程序,通过国家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管理系统进行申报和审批。截至今天,已有2100余万名受灾群众提交了冬春救助的申请。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精准摸清底数。冬春救助面广量大,年均救助对象的规模一般都在3000万(人)左右,要确保应救尽救,不落一户,公平公正,必须把救助对象摸底工作做细做实。特别是加强对重点救助对象和特殊群体的关心帮扶。后续,我们将根据各地工作的进度,还将派出工作组赴需救助对象较多的省份开展实地的指导。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各地救助对象规模确定了以后,我们将根据地方救助的需求,积极会同财政部,力争尽早安排下达中央冬春救助资金。同时,针对今年主汛期重灾地区、积石山地震灾区、高寒寒冷地区以及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按照有关政策标准加大倾斜支持的力度,确保受灾群众救助到位。
三是高效下拨款物。冬春救助工作流程长、环节多、要求高、时间紧,为确保在春节前将中央冬春救助的款物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的手中,我们将进一步压实工作的责任,优化工作的流程,协调帮助各地解决款物发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对资金量大的省份一对一地跟进指导,对进度迟缓的省份将及时督促提醒。
四是营造良好的氛围。今年,我们将聚焦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开展“冬春救助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选取重点地区、重点对象,报道反映各地救助的举措和受灾群众的生活,欢迎媒体朋友届时参与。谢谢!
图片
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
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请问目前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展?
边卫华: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是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和单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从刚才申司长通报的事故总量和重特大事故的降幅也能看出取得的成效。
一是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质效持续提升。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推动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各部门制定出台了54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或重点检查事项,各地依据标准排查重大事故隐患30.1万项,整改率95%,对于未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均落实管控措施。其中,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部门排查的重大事故隐患占比明显上升,各相关部门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二是严格精准执法和靶向帮扶深入推进。针对突出问题,各地、各有关部门通报、约谈7400余次。各地培训执法人员357万人次,不断提高精准执法水平。国务院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公布典型执法案例200余个、带动各级公布典型案例11552个。各地区配备专兼职技术检查员2.19万人,帮扶指导26.52万家高危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
三是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不断夯实。聚焦打通消防“生命通道”,全国拆改违规设置铁栅栏、防盗网、广告牌1289.7万处,督促整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问题414.5万处。全国18个城市(区)试点开展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危化、燃气、矿山等14个高危行业领域的18万家企业安装、升级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积极发挥先进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累计引导重点行业领域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38.14万家。
四是安全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聚焦“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开展安全宣传48万场,覆盖2.3亿人次。借助中央党校优势资源培训矿山企业主要负责人1.8万人次,带动各级各部门举办企业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33.4万场。今年以来,全国共受理安全生产举报37.9万件、举报奖励3850余万元,其中查实的有21.7万件、同比上升47.9%,广大群众和从业人员发现问题举报隐患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聚焦治本攻坚“八大行动”年度任务,加强跟踪提醒,利用最后一个季度的关键时段,持之以恒推动重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取得实效。谢谢!
图片
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
今年9月份,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和国家林草局联合举行了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火灾联防联控实战演练,请问这次演练的侧重点是什么,有什么成果可以分享?谢谢!
杨旭东:
谢谢应急管理报记者的提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特别是去年9月6日视察漠河林场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今年9月6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林草局联合举办了“北疆护绿·2024”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火灾联防联控实战演练。本次演练在黑龙江加格达奇设主演练场,在内蒙古金河、黑龙江漠河设分演练场,模拟三个同时着火的火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专业森林消防队伍等3550人,特种车辆75辆、大型机械装备85台、有人机12架、无人机16架参加了演练。演练聚焦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火灾特点,展示了跨区、立体、多元化的综合防控能力,练指挥、练战法、练协同、练保障,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演练了多部门的联合指挥。此次演练是由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国家林草局首次联合举办的多火场大规模实战演练,突出了多部门的指挥统筹和异地指挥一体化,进一步规范了火场联合指挥部的现场运行机制,这对提升大兴安岭林区防灭火应急指挥协同作战水平有很大的好处。
二是演练了跨省区的联防联控。此次演练是《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草原防火联防联控实施方案》实施以来,首次进行的跨省区森林草原火灾联防联控实战演练。两个省区的分管负责同志和主要扑火队伍参加演练,进一步检验了联防联控机制的运行效果,强化了把大兴安岭作为一个整体构建防控体系的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做到了无火一起防、有火一起打。
三是演练了多火场、多场景的处置应对。针对近年来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频发,综合考虑人为火,同时又有跨界火在短时间内多点集中爆发的极端不利情况,检验了同时应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火场的扑救能力,突出了扑救过程中发生的火场部分失控、重要目标保护、受困群众的转移、紧急实施避险等突发险情的处置,为今后有效应对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提供了实战示范。
四是突出了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此次联合演练着眼突出“天空地一体、风水化结合”,运用了通信协同、卫星遥感、机群联合作战、化学阻灭火、大载重无人机、无人驾驶灭火装甲车等一系列新装备、新技术,对进一步推动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科技赋能、提升火灾扑救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取得的以上四个明显的成效。谢谢!
图片
人民日报记者:
今年以来应急管理部多次会同相关部门向受灾地区调拨大量救灾物资,请问在进一步加强救灾物资管理方面接下来将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陈胜:
谢谢记者提问。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持续推动了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大安全、大应急”格局下的救灾物资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针对应急物资全国一盘棋问题,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近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四个方面11项涉及救灾物资中央、地方、社会统筹储备和管理使用的重点任务,制定出台了省市县乡各级应急物资储备指导目录、以及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指导目录、灾害信息员装备配备指导目录。
二是针对“三断”情况下物资投送问题,会同财政、粮储等部门向部分中西部基层物资储备相对不足、保障能力较为薄弱的地区,调拨前置一批中央救灾物资,构建中央救灾物资“县管、乡储、村用”的新模式。指导各地进一步提高应急物资运输投送能力,提高调运效率,强化投送能力,实现除少数边远地区等特殊情况外,接到调拨指令后,基本确保首批应急物资县级6小时内、市级8小时内、省级10小时内运抵灾区。
三是针对区域储备不平衡问题,指导各地推动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国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点)100%覆盖。指导各地加强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中风险及以上地区应该储备能够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所需的物资,并且要求要有一定的冗余。指导多灾易灾省份建立健全全省协同保障机制,引导重点地市和县(区)强化与周边的地区应急物资互助协作。
四是针对物资多元保障问题,在加强实物储备的基础之上,建立应急物资政府与企业、社会组织等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应急物资保障。今年汛期,我们协调部分基金会向灾区援助了受灾群众急需的应急食品、蔬菜、手电筒、应急灯、生活包等物资共约150万份。
五是针对物资闭环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采购轮换、储备保管、调运使用、接收发放、捐赠管理、回收处置等10个环节的制度规定,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实现闭环管理。组织设计了应急救灾物资标识,印发《应急救灾物资标识推广使用指南》,统一规范应急救灾物资标志。
今年以来,我们已先后向新疆、四川、广东、湖南、海南等19个省份灾区调拨29批次共约72万件中央生活类救灾物资,有力支持保障了地方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抢大险、救大灾的应急物资需求,推动建成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政社协同、节约高效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谢谢!
申展利:
时间关系,提最后一个问题。
图片
红星新闻记者: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不仅仅涉及到应急管理部门,还需要地方和相关部门协同发力,请问在推动《意见》贯彻落实方面有哪些考虑?谢谢!
宋汝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意见》提出,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由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与重点工作统筹谋划推进,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应急管理部将加强《意见》的宣传解读,开展专题培训,强化调研指导,推动工作落实。需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加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细化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职责,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形成工作合力,明确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特别是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需要主动担当、主动靠前,加强牵头抓总和统筹协调。
二是因地制宜,鼓励探索创新。《意见》提出的各项措施主要是原则性、政策性的,在具体实践中,我们鼓励各地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创造新鲜经验。应急管理部将跟踪了解基层一线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各地加强交流互鉴,适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三是健全机制,狠抓督促落实。我们将推动各地建立健全责任明晰、链条完整、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机制,尤其是加强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关。推动有关方面将应急管理工作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和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平台,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推动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各项措施落地见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