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婚嫁彩礼“限高”是费力不讨好

据濮阳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近日,濮阳市出台《濮阳市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了彩礼、礼金、酒宴等最高限额。《意见》对婚嫁彩礼提出“限高”标准,其中提到,农村婚嫁彩礼不得高于6万元,城区婚嫁彩礼不得高于5万元。(2月2日《新京报》)

不出所料,这条“新政”,被外界称为婚嫁彩礼“限高”令已发布,立即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对此举表示“认同”,称该政策有利于遏制农村攀比彩礼不正之风。也有一些网友指出,政府“管得太宽”,并对该政策是否能推行,实际作用效果,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甚至不少专家学者都对此表达了疑问,如涉嫌形式主义。彩礼是民俗,而管起来显然很难落实;用法律管习惯,是把劲使错了地方。

应该说,濮阳市对婚嫁彩礼“限高”的初衷没有任何问题。数据显示,河南彩礼平均约9.78万元,濮阳以13.91万的彩礼数额位居榜首,这让濮阳有了紧迫感。濮阳在河南的生活水平一般,可彩礼却名列全省第一,这个名声的确负面。如果不采取措施加以遏制,此恶风就大有蔓延之势。濮阳市文明委回应称,政策出台前经过试点调研,但在全市推行确实存在难度,下一步将出台细则及其他配套政策。然而,出台政策限制婚嫁彩礼数额,确实存在人们担忧的流于形式问题。

该《意见》不仅对彩礼“限高”,甚至对“份子钱”也有详细规定:在婚丧嫁娶方面,禁止大操大办,亲属随礼农村不超过50元、城区不超过100元;婚宴不超过15桌,每桌饭菜费用农村不超过300元、城区不超过600元;每瓶酒水农村不超过30元、城区不超过60元;每盒香烟农村不超过10元、城区不超过20元。如此细致规定,谁来监督、如何监督?恐怕难以做到。

结婚是人生大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也是家里最花钱的事。反对铺张浪费、反对结婚大操大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彩礼价码一涨再涨,简直成了人们办喜事的心头之患。虽然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在提倡节俭办婚事,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在一些地方,因为给儿子娶媳妇,一些老人不仅花掉了一辈子的积蓄,还要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有些家庭为此负债累累,甚至倾家荡产。尤其在农村,由此返贫的家庭也不在少数,这对于国家的扶贫攻坚也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仅如此,高昂的彩礼还恶化了社会风气,导致盲目攀比。因此,狠刹过度要彩礼等歪风邪气,有助于文明办婚事,这毋庸置疑。

然而,婚事毕竟是民俗,官方只能引导,过度干预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如果明知道《意见》不太具有操作性,那还不如不出台。如今我国的很多乡村,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这些民间组织基本上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士组成,其中的规定就属于“乡村民约”,容易被村民接受。这对简化红白事,移风易俗,减少人们的经济负担,树立文明新风起到了积极作用,更是解决了群众“不想办而又不敢不办”的难题,既可操作,又受群众欢迎。

对彩礼“限高”,出发点是好的,但很难操作。结婚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而不良消费观至今未除,导致彩礼价格畸高、人情攀比等不良社会风气盛行,不但造成了很大经济负担,还影响人们之间的和睦关系。对此,政府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要想把群众的注意力引向正确的方向上来,不是靠出台一个文件就能见效。而是要从根本上让群众知晓节俭的意义,铺张浪费的危害,移风易俗的迫切性,即把把宣传做到位,引导群众破旧俗、做文明人、办文明事。管得过宽,执行不下去,不仅无法刹住歪风,还降低公信力,岂不是费力不讨好? 

相关产品

评论